滑動軸承是用來支撐軸并承受軸上載荷的零件,一般是由耐磨材料制成。金屬滑動軸承,其結構有單一金屬的,兩層以上復合多層金屬的軸承,具有:結構簡單,體積小;制造方便、成本低;噪音低、運轉平穩(wěn);承載力大;能適應各種不同的工作介質和環(huán)境條件,它在與人民的生活、生產和科研工作有著密切關系的各種運動機構中應用極為普遍,因而滑動軸承的應用范圍和數量巨大。滑動軸承在使用上,按其所能承受的載荷方向及品種可分為:
?。?)雙金屬徑向滑動軸承;
?。?)雙金屬徑向加止推一體滑動軸承;
?。?)雙金屬軸向止推滑動軸承;
?。?)雙金屬特種形狀的滑動軸承;
?。?)雙金屬固體潤滑滑動軸承等五大類。
1.現(xiàn)有燒結雙金屬滑動軸承的制造技術簡介
鋼—銅金屬復合軸瓦材料、軸套、止推軸承環(huán)、止推軸套的制造,目前,在國內、包括國外公司在中國建立的獨資與合資公司,這些產品都是以粉末燒結法制造為主,采用粉末燒結法,先制造出金屬復合軸承材料,有板塊的條料和卷帶材料,不管是采用那種材材料,要做成上述軸承零件,都需要對金屬復合軸承材料根據不同的軸承產品,進行專門的各種切削深加工來完成如:軸瓦、軸套、止推軸承環(huán)、止推軸套等產品制造的全過程。這種傳統(tǒng)的材料去除加工方法,不僅材料利用率低(40~65%不等),還費裁切加工的設備和工裝模具、人力。費工、費料、費設備,這顯然是傳統(tǒng)毛坯成形技術帶來的弊端,與當今的節(jié)材、節(jié)能、建立金屬節(jié)約型社會的政策要求極不相容。
2.自主知識產權的少無切削的鋼—銅合金燒結雙金屬滑動軸承
為了節(jié)約昂貴的銅資源,我們從1986年起,試用燒結—擺輾工藝,制造出了業(yè)內首先個近凈形成型的金屬復合材料軸承零件(雙金屬止推軸承盤,以鋼材替代了原零件98%以上的銅合金),這項技術于1988年以“減摩軸承復合材料的生產工藝方法”,筆者申請了中國發(fā)明專利,該項目1991年被列為: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[1],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[2]。
又經過了二十余年的努力采用燒結—擺輾法,完成了對燒結雙金屬滑動軸承各個品種制造技術的全面改造,截至到2012年,全面實現(xiàn)了從材料到雙金屬滑動軸承的少無切削制造。
自主知識產權的少無切削燒結雙金屬滑動軸承系列產品有:
?。?)雙金屬徑向滑動軸承;(整體軸瓦、軸套近形材、凈形零件)
?。?)雙金屬止推滑動軸承;(止推軸承盤、環(huán)、片近凈形零件)
?。?)雙金屬徑向加止推一體滑動軸承;(整圓翻邊止推軸套近凈形零件)
?。?)雙金屬特種形狀滑動軸承;(凹凸V型、半圓凹球形、不規(guī)則形、尺寸超大型)
?。?)雙金屬固體潤滑滑動軸承(無油自潤滑型)等五大品種。
3.近凈成形技術
近凈成形技術即近終成形(NearNetShape)少切削、精密成形技術,是指零件成形后,僅需少量加工或不再加工,就可用作機械構零件直接裝機使用的成形技術。我們采用近凈成形技術:
?。?)開創(chuàng)了燒結金屬復合軸承材料及產品制造的一種新模式。在機械通用零部件制造業(yè)中,結束了中國在這項制造領域上幾十年一貫制的模仿歷史。
?。?)填補了鋼—銅合金燒結雙金屬滑動軸承產品近凈成形(NearNetShape)制造空缺。
?。?)社會經濟技術效益顯著:
1)產品材料利用率都達到了近百分之百,大量節(jié)約了銅合金材料和鋼板、鋼帶等有色和黑色金屬材料資源。
2)制造的主要設備2臺套,省機床、省人工、占地面積小,免去了對材料的大量裁切及其它切削加工,生產效率高,完成零件材料或零件的平均工時是2~7秒/件。
3)解決了一些專項產品——如超厚鋼背、異形、及超大尺寸雙金屬軸承零件材料、零件的工業(yè)性大批量加工生產的技術難題。
4)對環(huán)境無污染。
5)符合機械基礎件的十二五規(guī)劃,是業(yè)內發(fā)展方向之一。